作者: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2-05-25 10:28
單縣古稱單父,是單姓氏族的發祥地。周朝第二位君主周成王姬誦(出生年月不詳,卒于公元前1021年)封其少子臻于單父邑,建立單子國。周成王賞賜臻疆土之時,亦賜姓“單”。為此,臻是被天子第一個受賜姓“單”的人,且爵位較高,被單姓后裔尊為始祖。
臻在單父古邑西南部建陵,卒后,謚“襄公”,葬于此,后人稱謂“單子墓”。
明朝萬歷年間的《兗州府志》記載,大陵山地勢高聳、松柏成林,青色覆蓋,蔚為壯觀,雖屢更黃水淤沒,形尚宛然。民國時期的《單縣志》記載,大陵山,舊志記載于城西五里處,為周成王少子臻之墓,俗稱“土山”。
所敘單子墓之“青冢暮云”與“琴臺夜月”“棲霞晚照”“呂井寒泉”“仙橋流水”“淶河歸帆”“普照晨鐘”“幵山積雪”并列為“單父古八景”,被單氏后裔引以為豪,至今津津樂道。
古人曾著詩描述大陵山美景奇觀:“瞻彼原上冢,草色何青青。中藏誰氏骨,而以昭君名。惟時日將暮,但見閑云橫。悠悠本無意,卷舒若有情。愁恨幾時消,行人感慨增。”因單縣地處中原腹地,地勢平坦開闊,詩中所稱“冢”,凸顯平整土壤之上,引人注目。《單縣志》所述:“(大陵山)決非一般土丘堌堆,當屬高大者。”
每當夕陽西下,暮色漸濃,大陵山紫氣氤氳、霞光明朗、云朵卷舒,風光綺麗,盡目壯觀,頗受歷代文人墨客深情贊美。
“文革”期間,大陵山遺址被肆意破壞,掘土成坑,后又填平復耕。當年,單縣文物保護單位所采集到的文物標本有紅夾砂鬲足、灰加砂鬲足、口沿等,縣收藏于單縣博物館。
一直以來,大陵山備受全國尤其是單縣及周邊單姓氏族的祭奠、敬仰,單氏優良祖訓家風得以后人繼嗣傳承,不斷發揚光大。
文/圖 通訊員 劉厚珉